中文版|返回旧版|English

首页 > > 正文
“智慧水网润沃野 科教支农保民丰”——学院专项实践队赴川开展智慧水网赋能乡村振兴深度调研

通讯员:万柳柳 ;发布时间:2025-07-21  点击数:

为探索智慧水网赋能乡村振兴与科教支农的实践路径,近日,由学院陈华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张磊副教授共同指导的“智慧水网润沃野,科教支农保民丰”武汉大学2025年暑期“青春筑梦基层行”专项实践队赴四川省成都市、凉山州及下辖盐源县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由学院本研学生联合组建,通过政企走访、工程踏勘、田野问卷及座谈研讨等多元形式,深入一线探寻“水网+”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企业参访悟初心 智水理念植根基

实践队首站走进四川弘诚天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级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校友许进参加座谈会。企划部经理李莉丽重点介绍了企业在智慧水网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展示智慧水务项目中的典型案例,生动呈现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水网管理效能的最新成果。通过座谈交流,同学们了解到该公司依托多项资质专利,已为多地水网升级提供关键技术,深刻感受到智慧水务带来的管理效能跃升。

在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水环境分公司,师生一同观看了企业宣传片。河湖院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陈绍英以亭子口灌区一期、引雅入盐综合利用工程为切口,详细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灌区建设中的应用成果。通过现场观摩基于三维模型的智慧灌区管理系统,大家深入了解了数字技术在水资源配置、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校地共商谋良策 引雅入盐启新篇

实践队走进凉山州水利局座谈交流。凉山州水利局党组书记张光辉局长重点阐述了智慧水网建设在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战略意义,中电建成都院项目负责人吴付华介绍了盐源盆地灌区智慧水利系统的建设进展,大家就智慧水网在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实现精准灌溉方面的示范价值展开探讨。在项目技术研讨会上,陈华教授重点阐述了智慧水网架构设计和水资源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路径。张光辉强调了“数字赋能”在项目中的核心地位,指出智慧水网系统是实现水资源精准调配的重要保障,双方就智慧水网建设专项合作达成共识。

深研细究破瓶颈 一线调研强担当

实践团队联合盐源县水利局等单位召开专题研讨会。县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提出了灌溉系统智慧化升级等实际需求。中电建成都院和武汉大学团队提出了基于管道网络的智能灌溉方案和智慧水网整体解决方案,共同推进区域智慧水利建设。

实践队还深入调研了盐源县智慧水网关键节点工程。在抽蓄电站项目现场,技术人员重点介绍了电站作为区域智慧水网储能中枢的功能设计。在调研老沟水库的过程中,团队就智能监测系统优化等技术展开讨论,将智慧水利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运维。

问卷调研听民声 多元视角话发展

实践队走进盐源县城区与卫城镇集市,开展“智慧水网赋能乡村振兴与科教支农”专项问卷调查,倾听不同群体的心声。实践队员们深入探究各方需求,了解到政府部门希望用数字化手段精准调配水资源,农户希望智能灌溉系统简化操作以及加强技术指导。队员们结合调查结果讨论了水网数据商业应用、青少年水利科普这些新方向,给智慧水网建设带来了不少优化思路。这些发现为智慧水网的多方面应用提供了新想法,尤其在不同系统数据融合和改善民生服务上很有实用价值。

本次“青春筑梦基层行”专项实践活动,实践团队通过技术考察、工程研讨和需求分析,系统梳理了区域智慧水利建设的关键技术路径。调研聚焦智能监测系统、数字孪生平台等核心技术应用,为“引雅入盐”等重点工程提供了智慧化解决方案建议,同时探索了校地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推动了智慧水网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

(编辑:董云霞  审核:左志香)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8号电话:027-68772215学院邮箱:sdxy@whu.edu.cn

Copyright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