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办、武汉大学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利学科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基础科学问题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工程院唐洪武院士、胡亚安院士和周创兵院士出席,武汉大学副校长周伟开幕式致辞。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昌大学、三峡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科学院等6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余名特邀专家、会议代表和基金委水利学科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周伟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正推动各领域的范式重构与能级跃升,水利学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为破解复杂水问题提供全新视角,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奠定科学基础。学校在国内较早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前瞻性布局“智慧水利系”,未来将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力争在智慧水利的理论与关键技术上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武大智慧与力量。

周伟致辞
胡亚安主持特邀报告。唐洪武以“水利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思考”为题,深入阐释了新时期治水面临的挑战、水利与AI交叉融合的现状、面向国家战略的科学问题、促进交叉融合的一些思考、推动学科发展的建议等话题。他提出,数据科学领域的进步,为水利研究从经验驱动、机理驱动向数据与机理深度融合驱动的范式变革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有望更快速地模拟调控、更精准地管理水。周创兵从水利工程发展的总体趋势、水利行业转型发展的底层逻辑、未来水利学科发展的着力点三方面,就未来水利学科发展进行深入解读。他认为,中国水利发展历程是由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决定的,水利发展方向是绿色低碳、数字智能、韧性安全、新质高效,水资源、气象水情透彻感知与智能建模、数字流域与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水利设施、水利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等是未来水利重要科技前沿。

胡亚安主持特邀报告

唐洪武作特邀报告

周创兵作特邀报告
会议设有主会场与两个分会场。在主会场,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智慧水利、水网调度、智能监测、AI赋能灾害防控、水利大模型等方向展开深入交流。三峡大学黄艳教授、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成建国、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关铁生、香港科技大学王宇教授、山东大学李利平教授、清华大学赵建世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尹振宇教授、清华大学黄隆波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郑一教授、武汉大学刘攀教授等分别作主题报告。

主会场专家作主题报告
分会场讨论包括主题报告和专家研讨两个环节。在主题报告环节,12位专家汇报了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流域智能调度、水沙数智模型、水电机组智能运维、大坝智能建造等前沿交叉方向;在专家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水利学科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研究现状、发展瓶颈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总结凝练了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分会场报告结束后,两位分会场主持人在主会场汇报了分组讨论情况,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研讨成果丰硕,拓展了研究视野,激发了创新灵感,为水利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交叉融合和新领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分会场一(E0901-E0902)

分会场二(E0903-E0906)

集中研讨汇报
党委书记、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典庆主持开幕式,水利水电学院院长刘攀主持集中研讨和闭幕式。

李典庆主持开幕式

刘攀主持集中研讨和闭幕式
(编辑:董云霞 审核:左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