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武汉大学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的“AI+流域模拟器联合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顺利举行。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典庆,挪威科学与文学院院士、挪威工程院院士许崇育,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武汉紫东太初总经理刘昊等出席活动。以及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双方科研团队代表共同参加仪式。
活动伊始,李典庆代表学院致辞,指出“AI+流域模拟器联合工作室”的成立是学院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推动人工智能与水利学科的深度融合,助力流域科学研究向智能化和智慧化转型。
刘昊在致辞中表示,“AI+流域模拟器联合工作室”的建设,是学科交叉创新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体现了学院在国家水安全与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中的责任担当和前瞻布局。武智院将加大人力投入和经费投资来强化与武大的合作,打造开放共享的科研创新平台。
夏军作主题讲话。他回顾了团队在流域水循环理论、洪旱灾害模拟与水资源调度研究方面的积累,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水文科学研究中的颠覆性作用,并重点介绍了“流域模拟器”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总体构想与建设进展。他指出,流域模拟器旨在通过构建可计算、可交互、可预测的数字孪生流域体系,综合集成气象、水文、水资源、水生态等多要素过程,支撑国家层面在水安全保障、流域综合治理和气候变化应对中的科学决策。他强调,人工智能的引入将重塑流域模拟与预报调度模式,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和大模型算法,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智能认知”的重大跃升。他表示,团队将携手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攻关AI赋能的水文气象中长期预报与流域模拟核心技术,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水文研究平台。
会上,双方代表围绕AI在流域科学中的应用前景、科研合作机制与成果转化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签约和揭牌仪式环节,夏军院士与刘昊总经理共同为“AI+流域模拟器联合工作室”签约与揭牌,标志着武汉大学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人工智能与水文科学交叉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
联合工作室将依托武汉大学在水文学、水资源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以及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大模型研发与算力平台方面的技术优势,围绕“AI+流域模拟器”的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展开合作,打造全国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智能流域科研与应用中心。

揭牌仪式

签约仪式
(编辑:董云霞 审核:左志香)